top of page

探射燈:改善拖八年 行人路逼爆

「行人環境改善計劃」拖足八年!前特首曾蔭權爵士早在○八至○九年施政報告中,提出多項地區環境改善工程,包括在旺角、銅鑼灣和元朗等繁忙地區加建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等設施,改善區內人車爭路問題,但工程多年來「只聞樓梯響」,最新的施政報告又再「舊事重提」,令社會各界質疑當局未盡全責。有建築師批評,當局缺乏城市規劃思維,經常在未有周詳計劃下就推行大型工程,令工程淪為「大白象」。

曾蔭權於○八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及,在旺角亞皆老街興建一條行人天橋,接駁旺角街市一帶原有的天橋系統,直達大角咀奧海城第二期,但因當局延遲至一三年才進行勘察,故至今仍未能動工。日前記者到亞皆老街視察,發現上址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,大量乘客同時候車及上落,令行人路極為擠擁,不少行人「無路可走」下,鋌而走險橫過馬路,期間險些與多架車輛擦身而過。街坊馬先生坦言,對天橋工程遲遲未落成感到失望,「好多年前有聽聞話起,但係等到今日都未有聲氣。」

天橋建造需時恐弄巧反拙

「當年話起嗰時,都冇畀到施工時間表出嚟,今年施政報告又拎番嚟講!」當區區議員許德亮表示,亞皆老街為旺角和鄰區的交通要道,行人天橋固然能夠疏導人群,但工程同時亦會佔用馬路範圍,若當局不進行公眾諮詢以尋求其他施工方案,恐怕會弄巧反拙,「其實擴闊行人路先係長遠辦法,天橋施工需時,遠水救唔到近火!」

除旺角外,銅鑼灣因購物商場林立,遊客極多,行人路亦經常「逼爆」,○八年施政報告中曾提議由勿地臣街一帶作起點,修建地下行人隧道通往維園及跑馬地,以疏導地面人流,但當局卻在一四年才提出在銅鑼灣進行空間發展研究,隧道工程惟有被迫「讓路」,需待一七年研究完成後,方能重開相關工程勘查。

「我答唔到個工程有冇用,因為我連具體方案都未見過!」當區區議員伍婉婷指出,政府幾度更改施工方案,有如「換幾多個特首,就提出幾多個新方案」,至今仍未能交出具體方案予區議會審批,感到無所適從,「方案係好嘅就一定支持,但一日冇具體方案喺手,一日我哋都好難表態。」

水貨客入區 元朗街道倍塞

元朗區也在該計劃內容中,提議在元朗明渠興建行人天橋橫跨青山公路元朗段,路政署雖在○九年已展開公眾諮詢,但拖延逾五年才能完成可行性研究。據悉,數個天橋設計方案早前已遞交予區議會審批,如獲通過天橋會在二○二三年落成。街坊曾小姐表示,近年有大量水貨客入區「掃貨」,令街道加倍阻塞,不時有人橫過馬路,促請當局盡快建橋疏導人潮,「最好梗係有條橋啦,過馬路都安全啲。」

路政署發言人表示,今年內會完成旺角亞皆老街行人天橋工程的勘查工作,並會評估天橋的預計使用量和工程對環境的影響;銅鑼灣行人隧道工程則需視乎先導研究的結果,再檢討推行的方案和時間表;元朗明渠行人天橋工程則已在一四年初完成可行性研究,並已委聘顧問進行勘測及詳細設計工作。

建築師批評缺乏規劃思維

「善用原有嘅城市規劃,都可以有疏導人流嘅效果,又何必大費周章做咁多工程?」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吳永順認為,旺角、銅鑼灣和元朗的行人改善工程被長期拖延,反映當局缺乏城市規劃思維,經常「為起而起」,在未有周詳考慮成本效益及施工難度下,貿然推行大型工程,導致不少項目因未能與社會各界達成共識,淪為「大白象工程」,「好多項目都因為錯估行人流量,起咗先知冇人用,其實擴闊行人路就已經好夠。」

1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aires


bottom of page